从污染治理转向生态修复 看湖泊湿地如何回归?

“以前嫌水多,现在嫌水少。”深秋的衡水湖水天一色,成群的候鸟在水草间嬉戏觅食。从治水患开垦农田到退耕还湿、退居还湿,衡水湖的保护理念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人为鸟让“巢”,搬迁湖中村,治理“傍水村”,衡水湖 水质由过去局部劣Ⅴ类达到总体Ⅲ类 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儿、鱼儿在这里“安家”。据统计,衡水湖鸟类数量由原来的286种陆续增至目前的329种,鸟类种群日益增多。

新难题 :大量繁殖的蒲草和水生植物沉积腐烂,造成水体富营养化,衡水湖内源污染成了保护的“心头之患”。

虽然面临诸多考验,但围绕保护,河北省衡水市主动调整发展方向,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,取得了有效进展。

从污染治理转向生态修复, 衡水湖保护进入了“2.0时代” 。以绿色发展反哺保护,未来5年中,衡水市将大力实施退耕还湿、退居 还湿等工程,力争将衡水湖湿地面积恢复到100平方公 里。

5 0年前,人们嫌水多,将湿地改造成耕地。

50年后,通过退耕还湿,衡水湖又回归了湿地本色。

衡水湖是华北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,也是我国的重要湿地。

由于 地势低、洪涝灾害频繁 ,以前老百姓都叫它‘ 千顷洼 ’。为了治理水患, 1965年 ,政府在这里 修建了滏阳新河和滏东排河 ,用于排涝。将面积为120平方公里的衡水湖切去了42.5平方公里,余下的部分由40多平方公里的东湖和32.5平方公里的西湖组成。东湖比西湖略低,常年蓄水,西湖由于连年干旱,湿地面积呈萎缩趋势。

夏天一片水汪汪,冬天一片白茫茫。

1958年 开始, 为了填饱肚子, 冀衡农场开始在这里垦荒造田。

期间,人们又在洼地围堰蓄水,农场弃耕。

蓄水不成功反而造成盐碱问题加重,又弃水还耕。

......

直到 1985 年,“千顷洼”才正式长期蓄水,衡水湖作为一个湖名才算正式固定下来。

蓄水后 ,由于周边居民及养殖场、橡胶加工、电镀、煤场等工矿企业众多,水质不断恶化,最差时曾局部达到Ⅴ类甚至是劣Ⅴ类水。与此同时,由于衡水湖水源无法保障,缺水成了常态。

1994年 首次从黄河调水后,几乎每年都要花费2000多万元进行人工调水,以维持衡水湖生态用水。

2000年7月 ,衡水湖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

2003年 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

这时候,人们开始意识到,衡水湖要保持生态功能,一方面要治理水质,一方面要调水补充湖区。

有水才有湖。

今天衡水湖的调水线路由最初的1条增加到了3条:东线引黄河水,南线引岳城水库水, 西线从岗南、黄壁庄水库调水。

千里调水只解决了基本的生态用水。为了保持衡水湖湿地面积,衡水市开始着手推进退耕还湿工程。

2014年,冀衡农场下属洪杰农场的3000亩耕地放弃耕种,改为种植芦苇、蒲草以及水葱等水生植物,为鸟类提供栖息地并净化水质。

“十三五”期间,将以打造“京津冀最美湿地”为目标,推进衡水湖退耕还湿、引水补水调水、湖区生态修复等多项工程建设,构建功能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。

50年前,人们嫌水多,人为改造自然,将湿地改造成耕地;50年后,衡水市千方百计调水,通过退耕还湿,让衡水湖又回归了湿地本 色。

2012年开始,随着外围污染的基本消除,衡水湖治理工作转向湖体内源污染治理,同时开始湿地生态修复。

衡水湖湿地保护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

第一阶段是从2000年到2012年,保护工作主要集中在衡水湖外围污染源清理上;

第二阶段是从2012年到现在,衡水湖湿地保护转向湖体治理以及生态修复方面。

外源污染治理

主要集中在湖区周边村庄、企业的治理上,也包括湖中村搬迁以及网箱养鱼的取缔等方面。

在拆除污染源的同时,衡水市还封堵了所有的入湖排污口。

减少人类活动对衡水湖的影响,打造生态隔离带,衡水市通过逐年增加环湖植树造林面积,为衡水湖织出了一条“绿围脖”,目前环湖造林面积已达到10万多亩。

内源污染治理

以生态治理和修复为主。水生植物得不到及时清理沉积于湖底,在湖底形成了腐殖质层,这个腐殖质层一旦发生曝气,对水质的破坏非常严重。

2012年 启动了衡水湖清淤疏浚工程。2013年、2014年连续投入资金2000万元,清除底泥50多万立方米,同时对蒲草进行收割。

挖上来的底泥会堆砌小岛 ,一方面可以为水禽提供和营造栖息地,另一方面底泥干燥后可以植树、植草。

在水草治理上,通过增加食草性和滤食性鱼类、贝类的投放,不但可以控制湖区水草、藻类生长,还可以转移水体营养,效果也不错。

通过监测数据比对,发现,每年引水季节,衡水湖东湖大湖心水质要明显好于入湖口的水质。技术人员通过分析认为, 引水线路长、水质没保障是造成衡水湖水质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。为此,他们决定在入湖口采取修建多级人工 湿地的办法来净化入湖水质。

据了解, 今明两年 ,衡水还将利用宽浅河道建设人工湿地,规划湿地面积为0.2平方公里,以拦截入湖面源污染,增强湖水动力条件,净化入湖水质。

经过保护与修复,衡水湖水质总体向好,水质由过去局部劣Ⅴ类达到总体Ⅲ类;环湖造林使大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到了每立方厘米4600个,生态环境不断改 善。

过实施水禽栖息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工程,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。鸟飞鱼跃,衡水湖成了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。

为了让鸟儿在衡水湖住得更舒适,衡水市投资1000多万元,实施了水禽栖息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工程,为鸟类筑造各类适宜的栖息地。

这项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水禽栖息地恢复工程、鸟类保护及配套设施工程、湿地鸟类科研与监测工程三个部分。

为了让衡水湖的鸟类及各种动植物有个更安静的家,2015年将国道106线衡水湖段“挪出”自然保护区。

保护带来了显著效果

护和恢复湿地,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持续的投入。一方面需要生态补偿,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绿色发展来反哺生态保护。

恢复湿地生态功能,急需科学调配水资源,探索建立每年多次的引水补水长效机制;对涉及的退耕还湿、退居还湿群众要给予合理的补偿。

衡水湖是个草型湖泊,水质要保持在Ⅲ类或以上,最为紧迫也最为艰难的任务是,如何彻底清除湖体内源污染。衡水湖的生态修复之路才刚刚开始。

为保护衡水湖,国道改线了,湖中村搬迁了,甚至整个衡水市的发展方向都在进行调整。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衡水湖的生态保护工作,将有助于衡水湖回复往日的风采。

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、冀州区境内,是华北平原惟一保持沼泽、水域、滩涂、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,占地面积达283平方公里。

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,以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一、二级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,是华北平原鸟类保护的重要基地,是开展鸟类及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、科研和监测的理想场所,也是影响中国鸟类种群数量的重要地区之一。

衡水湖还具有蓄洪防涝防旱、调节气候、控制土壤侵蚀、降解环境污染等功能,对调解周边乃至京津地区的气候、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。此外,衡水湖还是南水北调的调蓄水源地,为衡水及周边地市提供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,发挥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,生态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巨大。